第444章 孙权称帝-《三国之隐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虽然他心中是有着一定的决定,但还是想要听听众人的想法,再做着决定。

    听到刘协的话语。

    秦隐也是赞扬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不被情绪所影响,这可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就事论事,听取着诸多的建议,再从诸多建议中,寻找到一个稳妥的办法,才是最好的。

    而李儒等人相互望了望。

    “陛下,孙权乃是汉臣,如今陛下乃是大汉朝的天子,名正言顺,如今孙权却是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,应一边发出圣旨,申饬孙权,让孙权前来长安认罪,接受着审判,一边调集着兵马,再命各处诸侯,一同讨伐孙权!”一大臣站出来,说道。

    而这位大臣,也正是在动乱后,才被重用的大臣。

    秦隐却不认识。

    “此言差矣!”

    一青年也是站了出来,反驳着之前那大臣的话语。

    “陛下,如今中原的情况,已经十分的明了,诸侯并不会听从着调遣,而孙权如今公开称帝,那刘备等人,必定会有所响应,臣认为申饬便不必了,可以直接调集着大军,进行着讨伐!”

    “朝廷也要颁布圣旨,表明着态度,驳回孙权的说法,再以陛下的身份,表明着孙权逆贼的身份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陛下新登基,根基不稳,还是需要有着一定的安排,讨伐着孙权不容改变,但也不得不防备着其余的诸侯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朝廷粮草充足,兵强马壮,此时更是需要维护着朝廷的地位,这一战不得不打,更不能有着妥协,唯有强硬,才能够维持着朝廷的威严!”

    “如此,才能够让其余诸侯不敢有所动作,臣服于朝廷的统治。”

    “而臣认为,此番统军者非相国大人不可,唯有如此,才能够证明着朝廷除贼的决心!”

    那青年促促而谈的。

    也是发表了自身的意见。

    与先前那大臣有所不同的,就是强硬的态度,而不是稳妥的态度。

    建议并没有着太大的出入,但态度却是不同。

    还是有着很多的讲究的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